现代汉语教改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14-03-02 20:19:00

 

 

《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几点实践

 

在教学内容方面,为了更适合教学工作,我们突出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取舍选择。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高教版《现代汉语》,这一教材是一部理论性、科学性强并且能够密切联系实际的好教材,其内容能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科研教学的新成果,切合教学要求。这套教材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就是十分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教材中所附的练习题也十分丰富。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讲授内容和课内外习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课内外练习,部分内容以练代讲,讲授和练习时间的总比例基本达到了21。教材中有些内容与古代汉语、写作、口语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审慎处理,既力求连贯,又避免重复,强调了多种学科的科际整合性。教材中的个别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自学材料来处理,让学生在课下自己阅读、学习。经过这样的处理,把教材内容浓缩提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专门讲授难点重点,节省了一部分课堂讲授的时间。将这些时间用于课堂练习,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现代汉语课程注重语言实践能力培养的特色。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注重采取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尽量避免照本宣科式和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探索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自身具有比较鲜明的学科特点,经过我们的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比较抽象、枯燥,理论性强,而且有些内容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启发学生认识到现代汉语课程和中学时代所学习的现代汉语基础知识既具有衔接性、连续性又具有一定的落差和断裂性,启发他们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基于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式的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主体互动,教学相长。比如,我们经常采取学生试讲的方式,教师首先让全体学生提前预习某部分教学内容,指定或者以“招标”的方式,委派一名或几名学生在课堂上做主讲人,讲解相关的教学内容。他所讲授的内容,如有不够充分、完善的地方,还可以由其他同学完善、提高。最后,教师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点评、补充。我们也经常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由教师指定某一教学主题,提出若干难点疑点,学生在自学和听取教师讲解之后,分组讨论该主题内容,分析、解决难点疑点,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然后由每一小组的代表总结发言,最后由教师评点分析。这些卓有成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还训练并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强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堂上的积极发言和讨论,还增强了自信心,获得了成就感,提高了沟通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也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除了使用传统教学手段,我们还广泛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DVD机、计算机等,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的使用已经普及,各种网络资源和教学软件也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我们在讲授“语音”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堂上播放、演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语音历程”光盘,让学生通过现代化视听手段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教师的课堂板书内容,节省时间以增加课堂讨论的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当然,传统教学手段也不能一概摒弃,传统教学手段必须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改革。

总之,我们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工作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也收到了初步成效,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

 

 

 

 

现代汉语是我国高等院校国产给老师疏通下水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学已经从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转变为前沿学科。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对于现代汉语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各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的教改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